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电子书,mobi,pdf,txt,epb,kindle,全文阅读下载

原创 qiangshuai521  2019-09-11 16:02  阅读 656 views 次
WordPress免费响应式主题:Unite主题

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电子书,mobi,pdf,txt,epb,kindle,全文阅读下载

本文书籍获取方式:

1.扫描上面二维码免费获得,添加备注,小编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

林语堂发表于1936年11月22日《纽约时报》上的文章有个副标题:“一个我们不了解的民族正在努力为进步而奋斗,未来成功与否完全要看事态发展”。二十天以后,“西安事变”发生,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国内局势一时扑朔迷离,美国新闻界同时聚焦中国。林语堂此时正在写《生活的艺术》,但还是抽空在《纽约时报》1936年12月20日发表时论文章:《中国正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林语堂说蒋介石只要肯领导,国家就会听从他的指挥》。文章指出,“西安事变”是对国家凝聚力的测试。目前国内局势相当微妙,但有一点很清楚:为了抗日的目标,该事件反而使国家空前团结一致,因为全国舆论一致挺蒋。以前被认为三心二意的地方大将,如韩复榘、李宗仁等,现在都出来表态拥蒋。当有谣言说蒋介石已死时,北平、天津、上海、广东等各地报刊都疯狂指责张学良。这种状况是“九一八”以来中国国情的必然发展结果。这几年来国家相对稳定,统一格局已经形成,经济有所发展,国民党壮大,抗日民族情绪高涨。此时,中国舆论一致认为蒋介石是担当抗战重任的最佳领袖人选,而且认为蒋也正在备战。而这一点,中国舆论以前一直不敢确定,但最近日本加紧指责国民政府,并声称蒋介石不称职,于是中国舆论知道蒋是要抗日的。林语堂指出,蒋介石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会掂量自己应该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在他的脑海中,个人荣誉和国家兴亡应该合而为一。但如果形势发展有所不测,蒋介石在中国政局中消失,当下中国最有可能当头的势力是共产党将领朱、毛,其次是冯玉祥,再次是白崇禧。不过,按林氏幽默的说法,到时候最能统一中国各种势力的恐怕只有宋氏三姊妹:孙夫人代表左翼、蒋夫人代表“蒋系”、孔夫人代表银行财团。[8-2]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国躲过一劫,蒋介石亦安然无恙。这要感谢斯大林的介入,其实中共高层恨不得杀之而后快,但苏联有战略考量,需要蒋介石领导中国抗日,以缓解日本对苏联的威胁。[8-3]蒋介石获释之后,时局开始明朗,南京政府不会对日本的蚕食再作任何让步。其实,西安事变之前,中国政府处理日本问题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林语堂一边撰写《生活的艺术》,一边为《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1937年4月)撰文《中国准备抵抗》,介绍分析最新的时局动态。林文解释道,自1931年“九一八”事件侵占东北以来,日本就没有停止过进一步蚕食华北地区,而国民政府却采取严厉的新闻审查,不允许国内出现任何反日的声音。整个气氛极其压抑,林语堂把1935年夏天称为“中国政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因为看不到任何抵抗的前景。

然而正是此时,局面开始变化。那年夏天,日本关东军公开谴责蒋介石,叫嚣要他下台,于是中国人开始明白,蒋介石肯定在准备抵抗。那年秋天国民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代表一起拍合照时,汪精卫遭刺杀(差点丧命)。汪精卫一直主管与日本交涉,被公认为政府中的亲日派。之后,蒋介石走上前台。他重组内阁,一改以前对日交涉语气:“中国说话开始显示一种自信,把日本当作平等的对手……蒋介石开始直面处理日本问题,带着一种自信和自尊,但也没有鲁莽与草率。”[8-4]换句话说,日本不断提出领土要求,其最终目的无非是要彻底占领中国。它的政策没有变,但中国的政策从“合作”变成了“不合作”。中国很清楚,这样就意味着要全面开打,全民抵抗。但日本也得三思,掂量一下自己的能量,能不能“打一场持久战——一场各方都没法绝对打赢的仗”。[8-5]

1937年7月7日,中日军队在河北卢沟桥发生冲突。这次,中国不再退让,全面抗战终于打响。此时,林语堂正在赶稿,《生活的艺术》还没写完。8月3日写完后,林语堂把书稿寄给华尔希,随后便去古巴待了一个月。(哈瓦那林氏宗亲会负责接待,林语堂在那儿也拜了林氏庙堂。“海外华人社团就是这样,比国内还保守、爱抱团”,他信上对华尔希说。)因为在古巴很难得到中国消息,所以准备9月3日就回纽约。[8-6]这时候,《纽约时报》打电报来约稿,要林写一篇文章,谈谈日本是否能征服中国。《纽约时报》认为中国会很快被征服,然后采取一种“哲学的态度”泰然处之;林语堂则强烈反对,坚称“一定会是一场持久战”,“两边来回发电报好几次,最后才定下文章的梗概”。[8-7] 1937年8月29日《纽约时报》刊登林语堂文章:《中国能阻止日本侵占亚洲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林语堂给出的主要理由是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从技术上讲,“中国的军事装备当然要比日本差许多。它有长程哲学,却没有短程炸弹”。但林语堂指出,这只是一方面,还有其他关键因素能使中国赢:蒋介石卓越的领袖才能、中国士兵的英勇善战,以及“比日本多得多的疆土,日本想都别想能在军事意义上全面占领之”。最后,林语堂总结道:“只要战争打成僵局,中国实际上就赢了。”[8-8]

战争一爆发,林语堂便在美国对中国抗战的可行性提出了自己的论断: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中国人民的士气、蒋介石的领导,以及打持久战中国拥有的辽阔疆土优势。林语堂及时发声,指出抗战会打入僵局,中国最终必胜,这和当时西方流行的观点背道而驰。不是只有《纽约时报》一家认为中国会“哲学地”接受被征服的事实,继续现实地过日子。比如,英国外交家麦克基洛普(Douglas MacKillop)在战争爆发时说:“现在对我们来说真正的问题是……它们是否能生存……在我看来,它们一旦被迫离开武汉便马上会崩溃……我说的是中国政府,而不是中国。后者和前者不同,恐怕是无法被摧毁的。”[8-9]正如米特(Rana Mitter)在最近的研究中总结道:“‘中国’会生存下去,而它的政府则不能,这种观点和西方一贯的看法——现代政府和更为传统的、永恒的‘契丹’不相符——一脉相承。”[8-10]林语堂对抗战的论述正是要反击在西方广为流传的“中国”/“契丹”(Cathay)这种东方主义论调。林语堂的主要论点在下节再详加讨论。

林语堂原来的计划是至少在美国待一年,写哲学书,然后再赴欧洲(假如到时欧洲还在地图上的话)。现在书已写完(虽然要一年以后林语堂才知道他的创作有多么成功),林语堂开始考虑下一步怎么办。现在欧洲还在地图上,全面抗战已在中国爆发。林语堂从古巴回来后一边修改《生活的艺术》书稿,一边密切关注国内局势发展,同时给美国媒体尤其是《纽约时报》发表自己对时局的看法。但他必须决定下一步怎么办。当华尔希以及林语堂的其他朋友和“崇拜者”得知他的决定是先到欧洲待半年然后回中国时,他们开始背着林语堂,运用关系,试图在美国给他找份大学教职,让他留在美国。华尔希给纽约国际教育学院达根(Stephen T. Duggan)博士的信中说,他和其他一些林语堂博士的朋友和崇拜者都觉得,如果现在林博士回到中国,必定是个“真正的悲剧”:

林博士已经在美国待了一年半,我们都觉得,林博士要是现在回国,一定是一场悲剧。我们担心日本人会把他干掉,甚至中国某些忌恨林博士说实话的人也会陷害他。林语堂自己爱国心切,觉得这种时候应该回国。我们理解他的爱国心,但我们是他的朋友,我们要尽最大努力说服他。他现在留在美国或欧洲,继续为西方讲解中国,这对中国更有用,也是他的责任。他现在的计划是2月离开美国去意大利和法国,待过夏天后再去英国作短暂访问,早秋回到中国。[8-11]

当时不只是华尔希这帮朋友有此看法,许多林语堂的读者也有同感。1938年2月12日有位马萨诸塞州的布鲁克斯太太(Mrs. Walter D. Brooks)写信给庄台公司:

恳请告诉我林语堂先生现在安全吗?他在哪里?我刚读完《生活的艺术》,想到这样一个精灵,具有给芸芸众生指点迷津的睿智,却可能在中国的战乱泥沼中遭罪,心里非常沮丧。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林语堂这样的人照亮我们的心灵,展现人间的美。真不能想象他要在疯狂残酷的战争中惨遭不幸。

恳请你能给我回复。[8-12]

2月16日华尔希回信道:“谢谢你的来信及你的真情表露。很高兴告诉你,林语堂一家十天前离开纽约,现已安全到达南欧。他们正打算回中国,就是为了爱国,而我们许多朋友都劝他不要冒这个险,因为他在欧美更有用。我会把你这封信转寄给他,证明我们的观点。”通过许多联络交涉,华尔希最终让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给林语堂提供了一份教职,从1938年秋天开始。但显然,林语堂没有被说服,起码当时还没有。林语堂一家于1938年2月5日离开纽约乘船赴意大利,3月到了法国。他们先在法国东南部小镇芒通(Menton)住下,一个月后又转到巴黎,住在尼科洛街(rue Nicolo)五十九号,因为林太太觉得住小镇太偏僻,而且三个孩子也要上学。一开始,林语堂应“现代图书文库”之邀,集中精力撰写《孔子的智慧》一书,于1938年出版。1938年4月18日,上海英文《大美晚报》报道说,林语堂已经到达法国芒通,并计划在那儿待十个月写部小说,也就是《京华烟云》,林语堂的第一部战时小说。很显然,到1938年春天,林语堂已经决定暂时先不回中国。

林语堂计划1939年6月写完小说,然后再决定下一步行程。那年夏天林语堂告知华尔希他要回美,华尔希吃了一惊。按照庄台公司记录,1939年3月21日华尔希曾答复一问讯者:林语堂在巴黎,“没有回美的可能”。到5月26日,华尔希又回复全美英语教师协会邀请林语堂作演讲时说:“要让林语堂12月作演讲基本上没可能。”华尔希致电林语堂问回美原因,林语堂回复了三个名字:迪克、木兰、希特勒。[8-13]迪克当然是华尔希的名,华尔希的劝说似乎起了功效。“木兰”本来是林语堂给《京华烟云》书稿起的名,他需要进行最后的编辑校对工作。“希特勒”显然是林语堂决定逃离巴黎的主要原因,因为到1939年夏,“欧洲眼看就不会再在地图上了”。林语堂一家坐海轮二等舱跨大西洋回美。庄台公司通信记录显示,到1939年8月25日,林语堂已经回到纽约,他的信件可以托庄台公司转交。

文章标签: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读路:致力提供kindle电子书下载、分享。包括mobi、epub、pdf格式的公众号,公众号:超级读书绘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读路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