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冯韵娴,电子书,mobi,pdf,txt,epub,kindle,百度云全文阅读下载

原创 qiangshuai521  2019-08-29 10:58  阅读 1,971 views 次
WordPress免费响应式主题:Unite主题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冯韵娴,电子书,mobi,pdf,txt,epub,kindle,百度云全文阅读下载

本文书籍获取方式:

1.扫描上面二维码免费获得,添加备注,小编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

2.扫描上方右方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公众号:超级读书绘,存于  “书籍分享 8-29”

 

“脑白金广告团”

车子一路颠簸,道路两旁的路灯早已罢工,司机大叔理直气壮地开着大灯照亮前路,但也只是勉强能够看清楚几十米距离内的事物。司机毫不介怀这严酷恶劣的行驶环境,把他几十岁高龄的小巴车开出了法拉利的效果。最靠近车头的那一团空气,在强光的照射下,像密密麻麻的小白絮。它们在车跟前乱飞一通,又急速向车两边散去。小白絮时不时地急转方向,我的身子也同时随惯性向一边靠过去,我这才知道,噢,转弯了。除此之外,窗外的整个世界都是黑黢黢的,再也没啥可看的了。

我随着座椅摇摇晃晃,半梦半醒地望着这个长达两个多小时、毫无辨识度也毫无变化的长镜头,恍惚觉得自己进入了另一个时空,正奔向另一个世界。

车子终于停下来了,新闻官打开车门跳下了车,吼了一嗓子。

“到……咳……到了啊!”

因为长时间没说话,新闻官的嗓子被痰卡住了,他奋力地咳了一下,完整地吐完音节之后,又连贯地把痰咽了下去。他招呼完几个利比亚人帮我们搬行李,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抵达酒店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9点多,我拖着疲惫的身子晃晃悠悠地下了车。四周昏暗的灯光在夜幕里寥寥几笔勾勒出这栋建筑的形状,它看起来并不太高,周围的草木影影绰绰。更唬人的是刚才开车经过的那道大铁门,两边各有一名拿枪士兵像雕像一样直挺挺地立着,庄严肃穆。

“哔!”

穿过大堂入口处的安检门,仪器发出了一记惊天的响声,将我从蒙圈的状态里一下子拉了出来。

正准备退回去重新安检,门口的小哥笑呵呵地示意我直接进去办理入住手续。那几个利比亚人在身后麻溜地帮我把行李和设备抬上了货物安检仪。

“到了呀!”

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高大帅气、戴着圆圆眼镜的亚洲面孔径直朝我走来,旁边还跟着一个胖胖的男生。

“啊,是啊!”

可以想见,这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就是史可为了,我笑着朝他俩走去。

“这是凤凰卫视的摄像师。”可为操着一口浓重的港式普通话为我介绍。

“噢!你们好,你的设备在这里。”我转身示意搬行李的服务员把其中的一套设备交给他。

可为领着我去前台办理入住手续。

“路上还顺利吧?房间已经帮你订好了,我们都住在一楼,离得不远。”可为侧身靠着前台,台子上摆着一个小鱼缸,三条嫣红的小金鱼在里面不知疲倦地游来游去。

“噢,好,麻烦你啦。”

黄色的灯光柔柔地打在可为的身上,酒店里的一切干净有序,经过了二十几个小时的奔波,眼前的一切显得越发温柔安全。我双手搭在前台,一脸倦意,歪着脑袋腼腆地冲他笑了笑。

“慢慢熟悉情况吧,欧洲站的记者王玉国也在这儿,不过这个点他应该去游泳了,晚点带你去见见他。你今天就先好好休息吧,明天上午媒体局可能会组织出去采访。”

“嗯。”正说着,可为就把护照连同房卡递给了我。

我的身体像松了的弹簧一样软塌塌的,眼皮子也直打架。虽然心里很感谢可为,但实在没有力气多说什么话了。

“我的房间在这里,有什么事就打我房间电话。你早点休息,明天见。”可为礼貌地帮我打开了房门,看到行李都已经搬到房间,道了声晚安便走了。

关上房门,倦意像惊天巨浪一样将我扑倒,我依靠最后一点点意志力拉上了窗帘,便一头栽倒在床上,沉沉地睡去了。

丁零零……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我迷迷糊糊地拿起床边的电话放在耳边。

“小冯,起床没有?”

“呃……嗯……差不多……”

我试图睁开眼睛,却没有成功,只得默默闭着眼睛听电话,假装自己还在睡梦中。

“起床后去自助餐厅找我和王老师吧,我们在自助餐厅等你。”电话另一头给出了一道温柔却不容违抗的指令。

“好……”挂完电话,我便开始在床上奋力挣扎,但身体却像着了魔似的依然被死死地钉在床板上动弹不得。疲惫的身躯完全不听大脑的使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虽然闭着眼睛,但是我却分明听到时间滴滴答答流过的声音。为了让自己良心过得去,我决定先把两只脚放到地上,让自己看上去还在为起床努力着,然后又一点点把身子向床沿挪去,让整个身子的重心到了床外面,靠着地心引力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终于,在强大意志力的支撑下,我闭着眼睛站起了身,梦游一般地摸到窗户跟前,拉开窗帘,让阳光大大方方地洒进房间,眼皮这才被红彤彤的光拉了起来。

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整面落地玻璃窗,窗外是一个小花园,绿油油的小草在早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身边的空气仿佛都雀跃起来。眼前如此怡人的景色,一时间竟叫我恍惚不敢相信自己到了战区。

为了弥补刚刚起床消磨掉的时间,我冲进卫生间火速洗了个澡,便去自助餐厅找同伴了。

“可为、王老师早上好!不好意思,我起晚了。”

我蹿到他们的座位跟前,礼貌地打了个招呼。

“来啦,快去拿吃的吧,一会儿我们要出门采访。”可为招呼道。

“哦,好。”

我乖乖地跑去餐台拿吃的,虽然快两天没好好吃东西了,却感觉没一点食欲。我绕着餐台转了一圈,拿了几片面包和黄油,就着冷牛奶,草草地打发了这顿早餐。

“这是新闻官兹纳提,他之前在加拿大生活,英语不错。”

王玉国老师拦住了走过我们桌前的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

我放下手中的牛奶杯,没来得及擦嘴,连忙起身问候。

“您好,我叫伊卜。”

“你会说阿拉伯语?”

兹纳提笑眯眯地看着我,圆嘟嘟的脸颊上贴着的两个小酒窝一下子让他减龄不少。

“是的,我大学的专业是阿拉伯语。”面对阿拉伯人的大惊小怪,我已经开始慢慢习惯。

“说得不错啊!哎呀,回头我给你介绍点阿拉伯朋友,对你们的报道会很有帮助!”兹纳提像兄弟一样拍拍王老师的肩膀,望着我们。

“好的,多谢!”我报以礼节性的微笑。

早晨的自助餐厅人气很旺,几乎每张桌子都坐满了,有不少西方人,还有一些亚洲面孔。可为说,自助餐厅里一半是外国记者,一半是利比亚媒体局的工作人员,再没其他人了。也不知道是因为打仗的关系再没有游客来的黎波里了,还是因为整家酒店被刻意限定成只有外国记者才可以入住的地方。

“10点钟在酒店门口集合,麻烦互相转告一下。”

一个年轻的利比亚小伙子跑进自助餐厅跟大家吼了一嗓子,正要抬腿离开,坐在门口的西方人一把拉住他的胳膊问道:“去哪儿?”

“兹利坦。”

“什么事儿?”

“不知道,不好意思啊。”小伙子面色尴尬地摆摆手就撤退了。

我转头望向可为。“估计又是游行吧。”可为抹了抹嘴,起身准备回房间,“收拾一下,咱们门口见吧,我去准备下机子。”

“好。”

虽然才上午10点,门外的热气已经在大堂门一开一合的间隙大摇大摆地晃荡进来。门外的每块砖头、每棵树都好像装了反光镜一般,将白花花的阳光毫无保留地送进眼底。记者越聚越多,虽然已经到了约定的时间,但却依然没人来招呼记者,他们有的索性将设备放在大堂地上,倚着墙壁开始闲聊。

“又迟到了。”

“是啊,我们迟到就意见很大,他们迟到就没事。”人群里有西方面孔抱怨道。

“也不说去哪儿,拍什么。”

“估计又是游行吧,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简直像遭到了绑架!”

“哎,可不是嘛!”

一种莫名的紧张感似乎一直盘旋在记者和新闻官之间。我回想刚刚在自助餐厅里,似乎也没有外国记者和利比亚人坐在一桌吃饭。

正想着,一辆大巴车在正门口停住了,挡住了直射进来的光线。

“各位记者,可以上车出发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飘过来,原来是那个昨晚开车拉我到酒店的新闻官,后面还跟着兹纳提和几个年纪更轻一些的利比亚小伙子。记者们直起身子,拿起设备跟随他们陆陆续续上了车。我也跟着人群,找了个前排靠窗的座位坐下了。

车里的坐法也很奇怪,利比亚人大约占据了车子前半部分的座位,记者们都找后面的位置坐,处在过渡区的是几个年轻的利比亚小伙子。可为说,他们是媒体局的翻译志愿者,都是大学生。我突然感到了些许不自在,发现好像把自己归错了类。

车子启动了,窗外的景色转移了我的注意力。

虽然是首都,的黎波里却几乎没有高楼,成片成片灰蒙蒙的矮房子一眼望不到头。道路两旁偶尔闪过的几棵高大雄壮的棕榈树,给这座城市增加了一点辨识度。这里的生活像是停顿了,店铺全关了门,街道了无声息。偶尔有一两个胆怯的平民沿着墙边迅速溜过。

我们一路往东颠簸了大约三个小时,到了另一座海滨城市,兹利坦。

兹利坦是利比亚北部沿海重镇,距离卡扎菲政府军和反对派(反抗卡扎菲的势力)反复争夺的米苏拉塔只有60千米。前不久,曾经有媒体报道称米苏拉塔的反对派已经向西逼近,到了距离兹利坦只有三千米的地方。据说卡扎菲部队就要守不住这座城市了,战场形势不容乐观。

“真主,穆阿迈尔(卡扎菲),利比亚!”

隔着车窗玻璃,声音如海浪般后脚踏着前脚朝我们涌来,一声高过一声。

大巴车缓缓开进了集会人群聚集的广场,我们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小朋友脸上的涂鸦,游行队伍里人们的衣服,绑在头上的围巾,手中挥舞旳小旗,肩头上扛着的照片,统统都是绿色的。这是卡扎菲时代利比亚的颜色。

人群朝着大巴车涌来,将车子团团围住。他们贴着窗户,向记者们挥舞卡扎菲的画像。抱在手里的小孩子们被大人顶到窗边,大人逗着孩子把手心摊开来贴在车窗玻璃上,手心里用绿色水笔歪歪扭扭地写着这么几个字——“卡扎菲永垂不朽”。细细的笔迹随着小孩子手心的褶皱曲折拐弯,若隐若现。

隔着玻璃窗,记者们像是习惯了一般,默不作声地注视着利比亚老百姓夸张的动作和歇斯底里的表情,各式各样的声音交杂在一起,最终汇成了持续的嗡嗡声。嗡嗡声钻过车窗玻璃跑进了车厢里,却也没能打破车里的集体静默,这叫人产生了一种看默片的错觉。

“向米苏拉塔发起总攻,打倒反对派!”广场的广播里传来卡扎菲沙哑的声音。

文章标签: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读路:致力提供kindle电子书下载、分享。包括mobi、epub、pdf格式的公众号,公众号:超级读书绘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读路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