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写作:突破你的心理障碍,乔利·詹森,电子书,mobi,pdf,txt,epub,kindle,百度云全文阅读获得

原创 qiangshuai521  2020-06-01 21:32  阅读 598 views 次
WordPress免费响应式主题:Unite主题

高效写作:突破你的心理障碍,乔利·詹森,电子书,mobi,pdf,txt,epub,kindle,百度云全文阅读获得

高效写作:突破你的心理障碍,乔利·詹森,电子书,mobi,pdf,txt,epub,kindle,百度云全文阅读获得

高效写作:突破你的心理障碍,乔利·詹森,电子书,mobi,pdf,txt,epub,kindle,百度云全文阅读获得

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乔利·詹森,美国塔尔萨大学教授,亨尼克写作项目主任。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学主修生物学和心理学,在伊利诺伊大学攻读神经科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曾在弗吉尼亚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担任媒体研究教授。她常年研究学术写作,组织各类写作互助小组,帮助教师和学生克服写作障碍。

目录  · · · · · ·

前 言
第一章 写作应该有的心态
1. 将写作落到实处
2. 去“神秘化”
3. 要有“工匠精神”
第二章 高效写作的技巧和条件
1. 提高写作能力的三种技巧
2. 确保时间
3. 确保空间
4. 确保精力
第三章 走出写作心理误区
1. 学会拒绝“加戏”
2. 与自己的心魔对话 3. 误区一:我要写一部巨著
4. 误区二:我是滥竽充数的人
5. 误区三:处理完其他事才好动笔
6. 误区四:对读者怀有敌意
7. 误区五:把自己与他人比较
8. 误区六:追求完美开篇
9. 误区七:详尽地收集材料而耽搁写作
第四章 保持写作激情
1. 发现写作兴趣
2. 重视动笔与搁笔
3. 寻找写作新思路
4. 重视有效反馈
5. 正确处理修订与退稿
6. 克服拖延
7. 放弃不恰当的项目
8. 分清轻重缓急
9. 利用假期写作
第五章 与人合作,学会互助
1. 克服“孤独”写作
2. 组建写作小组
3. 设立校园写作支持项目
结 论
后 记 面向公众写作
参考书目
致 谢

我们可以摆脱好高骛远的束缚,学习用另一种视角来看待自己:尽自己所能为一场当下的对话做出贡献。这场对话包含着过去的洞见,同时至少自己的一部分观点(我们希望)会融入后世的讨论。我们要在当下尽可能去努力,选择从前人遗产入手,为后人留下一片好荫凉。

请注意,这种视角强调的是协作。不幸的是,好高骛远不仅使我们以自我为中心,而且争强好胜:自以为苦心孤诣,要创作出让其他作品都黯然失色,乃至失去存在意义的巨著。我们的巨著必须超凡脱俗,任何人都不能无视、超越或嘲笑。创作巨著是一种试图通过达到完美来回避批评的方法——只会带来更多的心魔,进一步阻碍我们扎扎实实地做工作。好高骛远支撑的是春秋大梦,却也阻碍了不那么宏大,但却有价值的成果。

一方面是春秋大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做不到。这是一场我们赢不了的“辩证法”,我们需要把它放下。追求卓越并没有错,但是,这也让我们很难接受自己的很多成果并非鹤立鸡群,而只是尽了自己的能力。我目前在进行的项目不一定要让同事们敬畏不已,将学科版图改变。但是,它未必只是“离开的车票”或“钻进的火圈”。我们可以做到更好,也应该做到更好。

在整个学术界,我都看到了好高骛远的破坏性后果。一个表现就是放弃、贬低自己的学术工作。他们的实际成果达不到自己想象中不现实的标杆,于是便摆出犬儒的姿态,自己难受不说,研究也受到了损害。他们没有在追求荣耀与害怕不足之间寻找一条中间道路,而是决定“浑水摸鱼”。他们不再竭尽全力去做研究。为了避免因为实际能力和隐秘梦想之间的差距而受到羞辱,一种办法就是干脆放弃。他们声称,写作只是“应付差事”;通过这种(悲哀的)方式,他们为自己达不到定下的过高期望找到了理由。

好高骛远的另一个负面结果是“轻蔑同事”。好高骛远的受害者们会贬低其他人的作品,证明其他人也写不出大作,以此让自己好受一点。他们给自己的任务是,说明其他人的作品有多么差劲(同时将注意力从自己看起来也不怎么样的作品上转移开来)。他们靠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就像小人国里的市长一样,只是比市民高一点点。这种对其他人的恶意批评对完成自己的作品并无益处,只是搞坏了学校、院系乃至学科的风气。

高效的学者不会看不起自己的工作,更不会常年浪费时间去贬低别人。根据我的经验,看不起人的同事都是眼高于顶——他们对自己的学术成果并不满意,觉得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并把这种落差投射到了其他人身上。他们变得愤世嫉俗,成果寥寥,有时还会毁了自己的学术生涯。

要承认自己有春秋大梦,感受到了羞辱、轻蔑、自我怀疑、愤世嫉俗,打破好高骛远带来的僵局。请心魔进来喝杯茶有利于将它们消除。这种办法既能推进工作,又能避免毫无实效的愤世嫉俗。

承认好高骛远还有利于认识到它的价值。想要拿出好作品,想要影响自己选择的领域,这都是很好的事情。为自己的成果感到灰心、感到尴尬,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眼光本来就应当放在高处。只有好高骛远——而不是尽力做好的欲望——催动着我们时,这些情有可原的感觉才会变成阻碍。在好高骛远的影响下,我们的野心太宏大了,羞辱心也太沉重了,以至无法真正动笔。我们感到痛苦,无法为自己的领域做出一点点具体的贡献。

工匠精神能够疗愈好高骛远。我们对更广大的学科对话的贡献,应当以自己当下的能力、工具和技能为限。成果会越来越好的,不仅因为我们自己,也因为身边的人们。我们在加入一场早已开启的对话。我们可以去尊重前人的思想和著述,然后加入自己的声音。我们可以也应当期望自己的声音会带来变化,对后来人有所助益。我们笔下是当下的进步,而不是永恒的丰碑。它能让我们的学科更精确,更有内涵,更有意义。每天动笔就足以证明,我们有着改进(而非变革)学术对话的意愿。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4.误区二:我是滥竽充数的人

好高骛远会引发另一个相关的神话:我们认为,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是在掩盖自己能力不足的事实。这就是所谓的“滥竽充数综合征”。其他人可能觉得我们是合格、成功的学者,但我们现在写的东西一定会戳破我们的伪装。我们隐隐地害怕自己是不够格的、笨拙的、没有能力的学术票友;而这一点迟早大白于天下。

成为学者意味着加入一个行会,这个行会的首要“工作”就是不断做出评估。我们总是在评判和受到评判,学生时代如此,加入工作亦然。我们发表看法的记录是证明自身能力的主要方式。长期地、各方面地维护自己“圈内人”的形象是很费神的。我们一生都在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学会了隐藏缺陷,“表演”自己。“要表现出胸有成竹的样子。绝不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紧张到流汗”。

这种必须隐藏一切不足的感觉是长期存在的,即便你或许指望它会自行消失。也许是拿到博士学位后,也许是获得终身教职后,那时你就不会再害怕了。但是,至少从我的经验来看,它依然会存在。哪怕你有了崇高的地位,哪怕你的成果列表有一英里长,你还是会感觉自己是个欺世盗名之徒。滥竽充数综合征之所以是一个神话的原因是,它与你的实际成果无关,不管你获得了多少成就,它只与你自己的感受有关。这种综合征的一个表现就是,不顾一切地在别人面前掩盖自己的不足。

应对滥竽充数综合征的一种办法是假装一切正常。我读研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甚至当我抑郁焦虑,个人生活一团乱麻,对学术界日益怀疑的时候也是如此。但是,我尽可能地把这一切掩盖了起来。在外人面前,我总是尽可能表现出自信和亲切。我戴上微笑的面具,惯于表演得像今日无事的样子。难怪我会感觉自己是个骗子。

学者们还有一种常见的掩饰套路:乱发脾气。我有一些同事,每天像吃了枪药一样痛批学生、院系、领导,互相臭骂。我觉得,他们只是为了获得片刻的优越感和解脱感。他们通过嘲笑他人来应对自己滥竽充数所带来的恐惧。

认为自己滥竽充数是出不了成果的。写作是自我敞开的过程,进行自我审视、批判和评估。我们认为作品是“自我”的衡量标准,于是,当感觉到“自己定下的高标准”和“自己害怕的低水平”之间存在差距时,我们就会不知所措。写作可能会暴露我们的欺世盗名。

滥竽充数综合征将我们置于自我怀疑的灯光下。我们在实验室、图书馆、田野调查里所做的事情真的有用吗?我们(有意或无意地)把焦点放在了保持表面光鲜上,而不是想办法尽可能把项目做好。暴露出不足的感觉是很糟糕的,我们应该抨击其他人的作品(而不是写自己的作品),或者拒绝修改意见,或者用达不到的要求来苛责学生。

出成果要求专注于写作本身,而不是我们自己。我们要专注于把该说的话说明白了,而不是想要营造什么形象,或者达到什么效果。所以,要想实现高效地写作,我们就需要想办法把“臆想的滥竽充数”这只魔鬼请进来喝茶,看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不妨将滥竽充数综合征看作学术追求的一个证明。我们感觉自己是骗子,因为我们太想要做得比现在更好了。我们害怕被“抓包”,恰恰表明我们迫切地想成为学术共同体的一分子。在我们尊敬的同事陪伴下拿出优秀的成果,这种愿望是值得赞赏的。

所以,感觉自己有缺陷并不可耻。这是普遍的正常现象,与获得尊重的欲望紧密相连。有思想、有能力、有雄心壮志的人会被吸引到学术界。我们欣赏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我们雄心勃勃,一心想要拿出卓越的成果。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锻炼自己的学术能力,而(我们希望)这些方式是值得其他学者的尊重的。

但是,滥竽充数的神话不止如此。它告诉我们,我们还没有进入学术界——我们还在圈子外面,眼巴巴地往里看,鼻子紧紧贴在玻璃上。至少在某些日子里,我们感觉自己是呆瓜、暴发户,只能装出大人物模样的小角色。“他们”总是什么都有,我们却一无所有。这是经典的“你眼中的他人”和“你心中的自己”的对照。

直面这个神话并非易事。向自己和他人坦承经常感到自己滥竽充数,很少有学者愿意这样去示弱。但是,不管是面对自己,还是面对你选择的某些人,把虚饰剥除,能够减轻你对被抓包的恐惧。我不指望学院会立即重视到个体的脆弱(以后一定会的),但是,当我们感觉自己是滥竽充数的时候,至少可以寻求有同感同事的支持。我们担心自己达不到标准而诚实面对自己,这有助于将恐惧“去污名化”。我们会发现,最成功的同事竟然也有自我怀疑的时候,这会让我们心境顿开。

接纳自己偶尔滥竽充数的心理,这样就更容易将注意力转移到写作本身。你要记住,学术写作的要点是做出贡献,而不是证明自我价值。“作品水准”与“作者价值”的联系是臆想出来的,将它打破吧,把过去滥竽充数综合征背后的情绪能量解放出来。

这种转向是让自己(而不仅仅是你在写的书)“适合写作”的一种方式。好高骛远使我们拔高了作品,而滥竽充数则拔高了我们自己。有一个词说得好,“既自大又自卑”,滥竽充数综合征就会让我们成为这样的人。我们越是以为写作全是关于自己——我们的能力和洞见——我们就越会觉得无力和软弱。但是,如果我们心无旁骛地盯在写作上,盯在掌握把研究做好所需的技能上,成果就会越来越像样。将研究课题“摆出来”,让大家品评,这是需要勇气的。不论是自己认为,还是他人评判,成果达不到标准都是痛苦的。但是,我们可以承认自己的恐惧,迈步向前。我们可以找到与“不足感”做朋友的方法,将它们理解成致力于拿出优秀成果的表象。我们要牢记,写作中重要的是作品,而不是我们自己。我们永远是学徒,学习怎样做到更好,完成更好的作品。只有我们假装自己不是滥竽充数的时候,我们才是真的滥竽充数。

5.误区三:处理完其他事才好动笔

“清爽好动笔”指的是,在静下心来动笔之前,我们应该先把所有的其他任务都处理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学术界,它是流传最广、危害也最大的神话之一。

在最近一次培训教师写作的工作坊上,有六名同事的写作陷入了困境,他们正努力用三种驯服技巧来解决问题。他们都同意使用项目盒子来整理项目,每天用15分钟的时间写正文或者通风文档。我们每周见一次面,讨论写作的进展情况,决定接下来的步骤。

第二次见面的前一天,我们都收到了一封T发的邮件。T说自己没用好这三种技巧,就不来见面了。她说手头上的事情太多,那一周不适宜动笔:见面前必须先把卷子批阅完,下周还要出差。不过,她希望等事情都做完之后,能继续与大家见面讨论,因为她要写的书已经拖了很久,很想重新开始写。

显然,T已经陷入“处理完其他事才好动笔”的幻想中,现在也没有走出来。她说自己想要也需要写一本书了。她本来信心满满,觉得每天15分钟没问题。我们的工作坊开展在春假前,所以她有整整一周是没有课的。然而,她还是觉得有无数其他的事情要做,连运用三种技巧、动笔写拖了很久的书的时间都没有。

第一次见面我们讨论了A、B、C类时间的问题,所以她知道,在做批阅卷子这样的事情之前,她可以也应该先动笔写一小会儿。她知道,长期高产的秘诀就是少压力、勤动笔。她不缺乏信息和指导,还有一群支持她的同事,但是在整个春假里,她还是每天抽不出15分钟用来写书。她相信——并真的认为——她需要“把事情都处理完”了再来写作。

组里的其他人没有屈服于这种幻想。他们也有其他事情要做。他们也觉得本周并不“适宜写作”。他们知道,每天受到的种种诱惑促使他们推掉只有15分钟的写作任务。但是,他们并没有屈服于这些诱惑,接受了三条技巧,回到了拖延已久的项目上,从而使自己的写作开始有进展了。只要感受到一点点进展,他们都会如释重负——停顿的项目消耗了他们太多的精力了。驯服技巧让他们对项目和他们自己有了更好的感受,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也做出了更好的选择。

工作坊的其他成员现在会定期见面,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写作小组。但是,那位要“把事情都处理完”的同事再也没回来。我们邀请了她好几个月,她现在还在邮件列表里,可惜她一直“太忙”,没工夫把时间花在那本她自称想动笔,也需要动笔的书上。显然,问题已经更严重了。但是,除非她从借口中解脱出来,否则她就不可能解决问题。借口就是,她必须先把其他事情做完,然后才有时间写作。

问题在于其他事情永远做不完,而且只会越来越多。我们的收件箱和书桌上永远是堆满了各种的任务。总有想不到和不想做的事情砸到我们头上。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想办法好好写作:确保写作的时间和精力,把它放到第一位。否则,别的事情都做完了,只有写作没完成。

论文写不完。有的日子确实很忙碌,但是,这些写作以外的、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事情终究会搞定的,哪怕我们勤动笔,每次只写一小段。我觉得,勤动笔不仅不会耽误其他的事情,反而会对它们有好处。

反向计划表会说明你把时间花到了什么地方。我的反向计划表显示,我把最宝贵的时间用到了写邮件和备课上。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忙忙碌碌,很难找出大段不受打扰的时间来写作。我们并不需要大段时间,只需要有规律地去写,每次时间都不用很长。每一天都要写,而不是“事情都做完了”再写。

那么,确保每天短时间写作为什么会变成困难的事情呢?校历的误导是一部分原因,它总会显示出各种虚幻的空闲时间:周末、春假、暑假。我们信以为真,以为现在没有时间,到时候就有时间了。实际情况是,当课程和学院的事情少一些的时候,我们以为会使压力减轻一些,但是由于我们拖欠的事情太多了,比方说陪家人、休闲放松、做家务等,永远都不会有清爽的时间。

难以看破这种幻想的另一个原因是,写作总会伴随着不安,而“太忙”正是一个可以推脱的借口。我敢肯定,这正是T的经历,我们那位“手头事情总是太多”的同事。她的书对她是一个情感包袱——虽然她不愿承认,“太忙”的借口正好使她能够避免直面问题本身。但是,她会为她的逃避付出很大代价。

搁笔时间越久,我们就感觉越糟糕,也越难捡起来。我们不是通过通风文档和集思广益来坦率面对令人困扰的、不快的感受,而是用其他事情来把时间填满。把动笔的困难推给其他事情是很容易的。这大多是无意识的,但神话正是通过无意识来发挥作用的。我们会在第四章6讨论如何更有效地应对拖延的项目。现在,请注意:“太忙”既是真实的感受,也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障碍。

要想破除“琐事办完才能写书”的想法,首先可以面对生活的现实。生活现在很难应付,未来很可能也是一样。一年之后,五人写作小组里有一位出了车祸,差点丧命(好几个月才恢复过来)。女儿生了重病。系里的一位讲席教授死了。年迈双亲出了好几件大事。有人无理地提出起诉。祖传家具被搬家公司摔坏了。牙齿需要动大手术。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大堆系里的麻烦要解决,学术会议、公众演讲、家庭旅行,一件接着一件。

另外,日常工作也有很多事——备课、委员会开会、写报告、写推荐信、课程打分。学院生活就是这样的。然而,哪怕有这么多意料之外和意料之中的大难题和小麻烦,每名组员还是坚持写作,并取得了进展。

放下“事情迟早会搞定的,然后就可以解放了”的幻觉吧,这能让我们想清楚在事务缠身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当下的写作时间。如果你觉得写作的前景黯淡,原因可能是,你觉得生活里的事情够多了,塞不下“写作”这一项。这种感觉就仿佛是生活已经被撑爆了,实在没有任何空间了。

挑战“清爽好动笔”论的关键在于,你要记住:学术成果不只是一项烦人的琐事。它是一项自愿的责任——我们需要出成果,以便在自己选择的领域里获得成功和快乐。学术写作应当是一项我们尊重的、信仰的活动。它不只是“又一件事情”。它是学院生活的主轴。只要我们勤动笔、少压力、出成果,在友好的环境里写着我们关心的话题,写作就可以带来快乐和回报。

写作可以是我们的避难所,因为每天的这样一段时间能够使我们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信仰事业中。我们确保了学术写作的时间,也就是践行了我们对自己关心的难题与困惑的责任。我们如此努力正是为了过上这样的生活:把其他事情都排到后面,确保每天都能拿出一小段时间写论文、写专著。这就是对责任的尊重。

在讲驯服技巧的那一章里,我曾建议读者,要把写作项目想象成耐心等着我们每天去遛的小狗。如果我总是等着事情都做完了再去遛狗,那它就永远出不了家门了。我很容易忘记必须要遛狗,我认为这是我的特权,而不是另一项任务。有的时候,我的时间只够带着它绕楼转一圈,但每天我至少能与狗狗度过了几分钟快乐、放松的户外时光。遛狗是正确的,它减轻了我的焦虑,也让我好喘口气。

如果你能把写作重视起来,而不是当作平常琐事,那么它就会使你快乐。在无数工作上的杂事让我们忙得团团转时,学术写作正是一种特权。生活不堪重负的时候,规律的写作时间会宽慰我们,庇护我们。如果我们能每天写一点,哪怕很短的时间,完成其他要做的事情也会容易很多。

6.误区四:对读者怀有敌意

从构思到送审,害怕受到批评都是学术写作的一大阻碍。在写作的各个阶段,它都会让我们为自己辩护,应对潜在的抨击。与其他不利于学术写作的神话一样,对读者怀有敌意所引发的恐惧会伴随着写作的每一刻。

这种恐惧是没有根据的。确实,学术作品会受到多人的审阅。有些读者可能持批评态度,甚至不屑一顾,恶语相向。这是伤人的。琢磨其他人会怎样评论是很有用的,能让作品更全面,更透彻。但是,“对读者怀有敌意”不止于此。这种恐惧是深刻的,往往是不自知的。我们害怕在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评论中受到伤害,甚至被毁掉。

对读者怀有敌意可能会成为写作的一大障碍。除非找到娴熟的应对之策,否则它会让我们完全失语。我的一个同事说得好:“要想不受到别人的指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字不写。”

害怕受到抨击的另一个后果是,我们会努力让自己的文章无可指摘(当然了,肯定会失败)。这会鼓励一种最坏的学术写作:故弄玄虚、大言煌煌、干瘪无物。不管是什么领域,规避想象中的敌意读者都会误导、阻碍、损害学术写作。

学术体系的一个特点就是持续不断的审阅。在正常情况下,其他人的批评对作品有益无害。但是,评审过程容不得温情脉脉。它会给人不安全感,这种感觉有时也是真实的。所以,我们需要想办法应对看似冷酷的、随意的评审制度,哪怕它的用意完全是好的,是为了确保学术质量。

当我们害怕读者皆是敌人的时候,作品送审就仿佛是羊入狼群。同事可以将我们的辛勤努力贬得一文不值。评委也可以把我们精心创作的成果骂得狗血淋头。这些都可能真的发生。若是整天想着——并试图避免——别人的残酷批判,谁能写出好作品呢?

读者即敌人的反面,就是读者夸不停。我有一次采访英国文学编辑戴安娜·阿特希尔。她对我说,她大部分的工作就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对接的作家们(包括V.S.奈保尔、简·里斯)“亲爱的,你太棒了”。这让我意识到,哪怕是成名作家也会渴望得到赞赏。

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像《圣诞故事》里的拉尔夫一样,做梦都想着老师在自己那篇讲《红骑士》漫画中超威BB枪的作文上写上A++++++。但是,她纠正了他的语法,给了他一个C+,还警告他:“再写成这样,就把你眼珠子射掉。”在害怕蒙羞与幻想赞扬之间,我们需要找到一条实事求是的中间道路。

换句话说,学术写作会带来两种恶魔,而我们都需要学会与之共处。一方面是被别人理解、崇敬的不现实的希望;另一方面是同样不现实的,对受到无情打击的恐惧。下面四条策略会有益于战胜这两种恶魔。

第一,要牢记一点,作品受到负面评价,不代表我们自己也受到了批判。我们需要“去人格化”,因为负面评价是针对作品,而不是我们的。虽然这条界限很难划,但是对做学术却很关键。学术研究是我们选定的技艺。它是我们的工作,而非定义了我们自己。别人在手稿上画大红叉,并不是对作者的直接攻击,只是他们在当下对我们当下的成果的回应。被评判的不是我们,而只是我们的一项学术成果。

第二,换一种思路,把想象中的批评视为一种支持。认真的批评是宝贵的礼物,我们应该希望从未来的读者那里获得有益的指导,而不是害怕苛刻的评论。同事或评审员详尽反馈的背后是(不图回报的)时间投入和关注。他们在帮你做得更好。你固然不可能预测会受到什么样的评论,但写作时不妨怀着获得有益反馈的希冀。所以,把将来的批评看成一种馈赠,会让你的作品更上一层楼,而不会对其有所损害。

第三,通风文档也是一种应对之策。在通风文档里,你大可以安全地探索想象中的敌意读者会说什么,因为最严厉的批评者很可能就是你自己。只要你坦诚面对头脑里的批评者,你就没什么好害怕的了。试一试吧,在通风文档里把最恶毒的读者可能说的话全都写下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然后勇敢地应对(假想的)敌意读者对你说的话。

导师、同事、评审都不能真正把你毁掉,除非他们触发了你内心对作品最深切的恐惧。让通风文档把你能想象到的最糟糕的事情都表达出来吧,然后尽可能地怀着善意给出回答。通风文档会向你证明:不管你想象中的敌人有多可怕,最终你都会活下来。

第四,找一个友好的、可信赖的真人来替代想象中的敌意读者。读研的时候,这个方法帮了我的忙。当时,一位外校的年轻教授知道我在写作上有困难,于是建议我把论文“写给他看”。这挺有用的,因为他实际上很欣赏我的主题。我的题目是乡村音乐,我最怕的就是论文委员会对我的努力嗤之以鼻。在内心深处,我害怕他们会觉得研究他们心目中“垃圾”的人自己也是垃圾。我把这位亦师亦友的教授想象成一位未来的读者,而且他支持我的研究。这样做帮助我把焦点放在做研究上,而不是害怕受到鄙视或嘲笑;还帮助我规避了破坏性的批判,明白建设性的审阅意见是什么样的;最后,在我终于把论文提交给委员会评审们的时候,我(基本)放下了自己的种种恐惧。

如果对读者怀有敌意所引发的恐惧正在阻碍你的写作,试试上面这四条办法吧。当你设想未来的敌意读者时,要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在通风文档里写下来,然后重新投入工作。

如果不是善意的话,为何不想象未来的读者是有益的呢?真实情况是,不管你写了什么,大概都不会得到A++++,但是在很大概率上,也不至于被彻底否定。运用这些支持策略回应自己对批评的恐惧,牢牢记住:不管真实的读者最后会怎么说,你都会活下来的,甚至会因此受益。

7.误区五:把自己与他人比较

“比较”在学术界无处不在。从幼儿园开始,老师们就给我们打分,多数人都擅长拿高分。我们一直期望凭借着努力,自己总会成为班上的第一名。

然后,我们读了研,发现周围全都是习惯了“第一”的尖子生。人生中等一次意识到自己不再是领头羊了。我们感觉自己没有达到标准,有了“望尘莫及”的感受——与X(某位特别出成果的同事)相比,我们落在了后面。

大多数写作神话都不是空穴来风。令人痛苦的事实是,你可能再也不是“领头羊”,或者“全班第一”了。不管你如何努力,你很可能还是在某些方面赶不上某些人。你可能发了很多文章,但不是最好的期刊。你可能发了最好的期刊,但数量少一些。你可能只出了一本书,而别人都出了好几本了。你可能也写了好几本,但出版社没有别人的有名。你可能已经在知名出版社出了十本书,但影响又没有某人的大。诸如此类。“望尘莫及”总会让我们感觉很糟糕。

应对这种破坏性的比较,第一步就是承认人外有人。“领头羊”岁月或许成了过去时。有的同事比你文采好,有的思想深刻,有的比你高产。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接受这个事实,然后放弃执念。不管比出来的结果是好是坏,执着于排名比较是给自己上了枷锁。用想象中的写作不足来评判自己不会有好结果。

但是,因为自己比别人写得多而沾沾自喜也是一样。总是感觉“不如别人”的另一面就是想办法感觉“比别人强”。有些学者会憋着劲与某几位同事拼成果数量,拼影响因子,拼专著数量。写作成了抢分游戏,通过把别人踩在脚下,来维护我们曾经熟悉,但越来越难以获得的尖子生地位。整日攀比会让人格与写作同时扭曲。它把(真实的或想象的)外部评价当成了重点,而把做好学问放在了一边。是的,我们在不断受到评价,但我们并不需要把“天下第一”变成一种道德律令。我们如果要想保持平常心和写作的劲头,就需要聚焦于为领域做出有价值的贡献,而不是比其他人多发了几篇文章。

学术作品的价值没有单一的评判标准。入职、成为终身教职、成为委员会的一员对学术成果有要求,当然要认真对待;也必须考虑在专业评审过程中获得的对比性反馈。但是,不要把这种反馈内化,当成是对研究成果质量的精准评估,或者是对你这个人的实际价值的评判。

校内评估代表了某些同事对你的看法。然而,评价标准不清不楚,每个人对其理解也不一样,而且往往还含有私心。评估是一种信息,能够指导你正确判断自己在此时此地的学术成就。这当然会带来压力,但你也用不着因此而神经衰弱。坦荡地接受它。这种反馈包含的信息是,在这些制度规范下,在这些具体的人中间,你处于什么地位。不要让评估引发个人化的“望尘莫及”之感。

这个神话的破坏力非常大,因为它直击我们对学者身份的自我认知。我们想要卓尔不群,脱颖而出,获得殊荣。我们不是把学术研究当作一门技艺,而是用它来衡量自己的根本价值。于是,学术研究与无尽的攀比纠缠在了一起:与本专业、本系、本校、本国,乃至千里之外、百年之前的某些人比。我们把他们的辉煌巨作与自己的微小成绩进行比较,然后觉得望尘莫及。

这种对攀比的执念不利于出成果,甚至会让我们一事无成。它让我们总是盯着别人作品的优缺点,对自己的作品感到不安全、不自在。人与人的天赋、技能、教育都不一样,写作的“脾气”也不同。有的人喜欢动笔,觉得很轻松,也写得好。有些人不喜欢写作,但凭借娴熟的技能也能差强人意。还有些人痛恨“被逼着”写作,但最后还是想办法写出来了。既然人各有自己的脾气,强行比较就没什么用处。我们可以认清自己,适应自己,学习那些让人羡慕的“别人”可能早已掌握的技巧。

本书的一个前提就是,写作需要支持性的内外环境。我们应该发现阻碍这样的环境出现的问题,然后避免它们。作为一名写作教练,我帮助同事们发现、试验各种技巧和策略。目的是帮助他们成为自己的写作教练。

成功的教练会说你“比不上某人”“落在某人后面”“比某人慢太多了”吗?他会不断把别人的成就甩在你脸上,让你感觉自己是无可救药的失败者吗?当然不会,因为吓唬人带不来干劲。

成功的教练会尖刻地评论你优秀的同事,让你自我感觉良好吗?他会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你吗?当然不会,因为这种做法不会提高你的写作技能。

优秀的教练会因材施教,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克服长期攀比的一个办法就是专注于提高自己,创造条件把研究尽可能做好。

在写作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有疑惑、恐惧和受到障碍的时候,哪怕是看起来轻轻松松就能写出巨著的人,同样也会如此。我跟写作不顺的同事谈过,与成果迭出的同事也谈过。他们讲述了同样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区别在于,高产的同事采用了适合自己的技巧。我们对写作的期盼、恐惧和挣扎大同小异,但是有些人发现了对自己有效的写作技法:专注于把研究做好,而不是跟别人比较。

凯文参加了另一所大学的写作工作坊。他给我讲了一个例子:只换了标点,就摆脱了攀比的束缚。他说,我们总是在考虑自己的作品够不够好。但是,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作品够好了呢?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他先写了一句话:“真的够好?”然后把问号擦掉,加了两个句号,就变成了:“真的,够好。”事情因此发生了转变。

若想抵消攀比的负面影响,你就要正心诚意,拿出全部的本事,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对能够与本系、本校、本领域,乃至这个世界上优秀的“其他学者”共事,你应该感到欣喜,甚至感恩。向他们学习经验、获取灵感,但绝不能脱离自己的写作。你要记住,自己的文章只能自己做。忘掉“某同事”吧,专注于自己的写作项目,好好写,这就够了。

8.误区六:追求完美开篇

我的有些同事非要想好完美的开篇,然后才能动笔。他们花了无数小时寻找恰当的词汇,打磨一个永远不能表达他全部思想的句子。他们殚精竭虑了那么久,成果却没有多少,于是心灰意冷,最后说了句“就是写不了”。

如果你和他们一样,我有几种方法,既能尊重你揣摩词句的愿望,又能帮你更有效地达成目标。打破“追求完美开篇”这个神话的关键,就是要明白写作至少有四个阶段:预备期、初稿期、修订期、审校期。

好消息是,如果你在“完美开篇”上纠结了很久,那么修订期和审校期就可以省心了。但是,预备期和初稿期是排在前面的。显然,先得有东西才能修订和审校。在预备期和初稿期,你会完成一个大致的稿子,然后润色完成。

所有写作都需要预备期。在这个阶段,你已经把素材收集好了,但还不知道怎么组织和呈现。在一切形式的写作中,这个隐形的、往往被低估的阶段都很关键。

搞清楚要说什么——也就是内容——需要沉思。我们要思考和探索各种可能性,因为作品的组织方式有很多。坚持完美开篇的人试图一上来就把这个问题解决,而不是边写边想。实际上,揣摩词句正是一种沉思的过程,目的是把想法、主张、证据有效地排列起来。它之所以会变成一种神话,是因为你错误地认为,只要写好了开头,整篇文章就会奇迹般地顺利完成了。

在脑子里想啊想,等着一句话蹦出来,领起全篇,这种办法不总是有效。预备写作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它要我们在白纸或屏幕上试验各种(暂时的)可能性,考察内容与结构的各种选项。这些想法和词句一定是——也应该是——不完美、不完整、不充分的。在文本逐渐成形的过程中,这些片段是关键的第一步。

我的高中老师们都认为,预备写作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写一份正式的大纲。当初用罗马字母一项一项地列提纲就让我很头疼,现在也一样——这样做太死板了。我现在不这样做,而是在纸上把凌乱的想法或词句记下来,还有许多箭头、圆圈和大叉。于是,我就能一直看着这些我认为自己想说的要素。这有点像企业里头脑风暴的“词云法”。在预备期,我会把脑子里的想法都写下来,排列也比较随意。这是我前进的模板,哪怕我很少回过头来看。

如果正式的大纲适合你,那就一定要坚持用。但是,如果你觉得不自在或者刻意,就要试试其他选项。如果我的手写非正式大纲有点老气,那就在电脑上做——因为字体不当、颜色花哨可能会让你丢失一部分内容。你也可以把关键词写在便利贴或者小卡片上,方便你调整安排,直到看起来足够好。

我的另一个建议是,先信马由缰,写一点“不算数”的东西。彼得·埃尔伯在《信马由缰与谷稗之分》(Freewriting and the Problem of Wheat and Tares)[7]一文中对此给出了描述和具体的例子。想到什么写什么,与主题有关即可,不用去考虑语法、文采、拼写、标点。不要回头去读——要大步朝前迈。不要回想或者修订,只是写到纸上,不用担心连不连贯。全都写下来。不要关注“我到底要从哪里起笔”,只管这一节有什么话要说。这乱糟糟的一堆就是你暂时的开篇,因为你知道,完成初稿后,自己会回过头来,好好写真正的开篇。

当然了,你的目标不是开篇,而是初稿。初稿可能是一团乱麻,理应如此。安妮·拉莫特写过一本经典的写作指导书《一只鸟接着一只鸟》,书里谈了“拙劣的初稿”有关的内容。我建议你也采取同样的态度。你要知道,写作是分阶段的,预备期和初稿期本就该是一团糟。不管初稿写得多差劲,它还是让你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一个可供改进、润色的靶子。

文章标签:,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读路:致力提供kindle电子书下载、分享。包括mobi、epub、pdf格式的公众号,公众号:超级读书绘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读路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