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商业思维,程浩,电子书,mobi,pdf,txt,epub,kindle,百度云全文阅读获得

原创 qiangshuai521  2020-05-05 21:26  阅读 483 views 次
WordPress免费响应式主题:Unite主题

精益商业思维,程浩,电子书,mobi,pdf,txt,epub,kindle,百度云全文阅读获得

精益商业思维,程浩,电子书,mobi,pdf,txt,epub,kindle,百度云全文阅读获得

精益商业思维,程浩,电子书,mobi,pdf,txt,epub,kindle,百度云全文阅读获得

书籍下载方式:

1.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xPq0wBH8ARaDfK--Ipofg
提取码:jhpe

2.若链接丢失,可在微信公众号:超级读书绘对话框直接回复书名即可获得。

找到用户的真实需求

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大企业准备开启一项新业务,精益都极其重要。精益商业思维整体来讲有三个步骤:①需求探索;②用户验证;③推广。就是先通过简单的方式探索需求,再通过MVP去收集用户反馈,验证成功则推广,不成功则返回,然后继续做需求探索,如图3-1所示。

图3-1
更多书籍请添加V信:pt33431免费分享
什么叫需求探索?就是找到一个痛点或者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后,用一些非常轻量的方法先去了解一下,比如给朋友打电话问一下,跟几个潜在用户访谈一下,去验证这是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需求。举个例子,你从深圳搬到北京,想找个地方住,具体住哪里,通常你会先跟同事打听一下,这就是需求探索的一部分。
有很多人看过埃里克·莱斯的《精益创业》,其实那本书主要讲的就是用户验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部分。但那本书几乎没讲关于需求探索的内容,而我认为,用户验证之前的需求探索,才是性价比最高的阶段。
因为用户验证需要做MVP,MVP的全称是Minimum Viable Product,即最小可行性产品。做MVP是有成本的,而需求探索依赖更多的是常识和一些更简单、更轻量的方法,是更加经济的方式。因此,我们先从需求探索讲起。
3.1 需求探索的核心是六件事

需求探索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验证想法的过程。其核心是六件事:①找痛点;②用常识判断是不是痛点;③头脑风暴;④找到核心用户;⑤核心用户访谈;⑥总结。如图3-2所示。
需求探索的第一步就是找到痛点,其实生活中、工作中的痛点无处不在。以交通为例,坐飞机有什么痛点?经常会晚点。大家都深有体会,特别是在夏天,由于天气经常出现异常情况。还有现在飞机上虽然可以用手机,但大多时候还是无法使用网络。
坐火车有什么痛点?北京到上海的高铁需要五个小时,时间还是太长了。早上上班开车有什么痛点?堵车。那我改坐地铁,又有什么痛点?高峰时期把人挤成“照片”。滴滴打车有什么痛点?司机不认路。尤其是我经常到外地出差,对环境也不熟悉,我和司机经常互相找不到对方。

图3-2
回到互联网行业,大家认为当初陌陌有什么痛点?陌陌的核心痛点是沟通效率太低:你主动发了10条消息,可能只有一个人回复。
再举个例子,保险的痛点是什么?第一个就是惜赔,通俗点说就是索赔麻烦。保险还有一个非常通用的问题,就是产品的设计没有任何用户感知。以我自己为例,我以前给迅雷的高管们买过商业保险,也交了不少钱,但一年下来大家身体都挺好的,没有发生理赔,保险公司也从来没找过我们,所以整整一年我对商业保险完全“无感”。带来的问题就是第二年保险公司再找我续保时,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讲到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在设计产品时,你的核心优势和卖点,一定要让用户可以直观地感受到。360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以前的杀毒软件,都是缩在电脑右下角,用户基本上没什么感知。360搞了一个开机助手,每次开机后都会告诉你电脑启动花了多少秒,你已经战胜了全国百分之多少的用户,如果嫌慢你还可以一键加速,这种体验就非常赞,小伙伴们也经常拿出来晒,所以好的产品一定要让用户有感知。
再举一些反面的例子,比如市场上的一些家庭路由器,主打的功能是什么呢?就是辐射小、绿色环保,这听起来很好、很健康,特别是对于有小孩的家庭,这也是个非常有价值的卖点。
但实际上却卖得非常差,为什么呢?因为用户完全感受不到,你说你的产品辐射小、绿色环保,可作为用户我完全感受不到,我也不知道你说的是否是真的。还不如那些主打无线信号强的路由器来得简单粗暴,因为它很容易被感知。比如一般路由器的信号是两格,那我这款信号是三格,还能穿墙,所以,这个用户感知是非常明确的。
还有一些主打安全功能的手机,它们的广告卖点是什么呢?就是防窃听,同样的问题,有没有被窃听以及这手机是否防得住,用户自己压根也不知道,这个优点完全无法被感知,所以也很难形成口碑。
我们回到痛点的话题。能否找到痛点,正是需求探索的第一步。通常来讲,创业者找到的痛点都是自己体验到的。如果这个痛点是朋友或者家人告诉你的,那么意味着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这个痛点不够痛,二是你自己不是核心用户。
3.2 用常识来排除90%的风险

找到一个潜在的痛点后,就要用常识来判断一下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痛点。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在创业过程中,常识永远都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你不可能把所有的风险,都用MVP去实际验证一遍。可能十个问题里面有九个问题,你是通过常识去判断真伪的,只有一个风险难以确定,才去做了MVP。
那么,哪些是常识?举个例子,一个互联网产品有流量就能赚钱,最起码能卖广告,这就是常识;做一款硬件产品,产量上来了,你对供应链就有了议价能力,这也是常识;你想在网上卖东西,可以随时接入移动支付和快递服务,这也是常识,不需要验证。
除此之外,常识还会告诉你三件非常重要的事:①你到底喜不喜欢这件事?②你到底擅长不擅长这个领域?这虽然是个风口,但究竟是你的风口还是别人的风口?③你自己是不是核心用户?
在这三件事里面,喜不喜欢、擅不擅长、是不是核心用户哪个更重要呢?当然你会说都重要,但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最重要的呢?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而我的选择是感不感兴趣是最重要的。因为我认为,做任何事情,兴趣是一切的原动力。只要有兴趣,即使不懂也可以学,还可以找到这方面的专业人员。
雷军做小米之前也没有做过手机,金山是个软件公司,所以雷总甚至没有做过硬件。但是雷总确实对手机非常感兴趣,各种手机他都会买过来玩,甚至拆开来研究比较,哪款产品哪一方面做得比较好。所以,他是核心用户,而今天的小米也做得非常成功。
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原则》里面讲了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讲的是达利欧在若干年前跟特斯拉的老板埃隆·马斯克一起吃饭,达利欧问马斯克,你为什么要做SpaceX?为什么一定要把人类送到火星上?
马斯克的回答非常有意思,他说我对这件事确实一直都挺感兴趣的,我觉得人类必须得有一个除了地球之外的栖息地,以防以后万一出现小行星撞击之类的极端事件。但是当我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网站上仔细寻找,却发现NASA完全没有类似的计划,所以我觉得自己应该做这件事。
达利欧紧接着追问了一句:你以前做过或者学过火箭吧?马斯克说没有,我最近正在学。你看,牛人就是不一样:自己懂不懂不重要,我感兴趣、我能学、我能找到牛人,就够了。
当然,创始人是否是核心用户其实也很重要。但也有很多创始人不是核心用户也很成功的案例。比如我的好朋友唱吧CEO陈华。陈华是北大计算机系毕业的理工男,他基本上不唱歌,却搞了个唱吧。还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徐易容做了美丽说。美丽说的用户其实是以女性为主,那么他显然也不是核心用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大姨妈创始人兼CEO柴可就是个男士。这几年少儿教育领域出了不少独角兽,核心用户当然是儿童,那么创始人显然不可能是核心用户。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三个方面全占,我既喜欢又擅长,同时还是核心用户。我创办迅雷的时候其实就是这样,我很喜欢下载各种东西,所以硬盘总不够用,我之前是学分布式计算的,我自己当然也是绝对的核心用户。如果三个方面你全占了,恭喜你!如果硬要排序的话,我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
3.3 头脑风暴时,当领导就要多听少说

继续说精益商业探索部分的第三个阶段。在常识判断之后,下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头脑风暴。不要一直待在办公室里,要和团队的小伙伴们找一个相对放松的地方,比如咖啡馆或者公园的湖边,大家头脑风暴一下,讨论这件事到底有没有真实需求。
在这里有很重要的一个点:如果你是团队里的老大,一定要自己少说,多听别人讲。因为你是老大,如果你先说,别人就只能顺着你说。其次就是不要轻易定调,假设有三个小伙伴,你要让另外两个人先说,不要先说我觉得对或者我觉得不对,否则,就会阻止大家发言。
头脑风暴的目的是让大家畅所欲言。有人觉得这事有道理,有人可能觉得这事没道理,得让大家都说出来。如果头脑风暴的结果是大家都觉得这事挺好、挺靠谱、有需求,那么你就要开始寻找核心用户。
谁是核心用户呢?答案很简单——谁的痛点最痛谁就是核心用户。还是以迅雷为例,迅雷可以下载美图壁纸,也可以下载网游,大家觉得哪个是核心用户?肯定是下载网游的用户。因为下载的东西越大,网络速度快才越有价值。
如果下载一个几M大小的图片,下载速度的快慢只是30秒跟3分钟的区别,但是对于下载一个游戏来讲,可能是10分钟和两小时的区别。特别是当年那些玩端游的用户,服务器刚打开的时候就心急火燎,他们对下载速度的需求肯定更高。
迅雷当年的早期推广就是直接找游戏运营商。大家测试后觉得迅雷下载的速度确实很快,所以在游戏的官网就开始推荐使用迅雷下载。但桌面壁纸类的网站就完全没有这个动力,因为一个美图文件才几M,而下载迅雷软件还需要10M。
还有滴滴打车,相对来讲,商务人士是滴滴打车比较核心的用户。有人如果一年只打一次车,显然就不是核心用户。
3.4 用户访谈时的三要和三不要

找到核心用户之后,接下来就是用户访谈。用户访谈是需求探索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绝不是搞个问卷调查或是网上投票就完事了。在这里我给大家特别总结了用户访谈的三要和三不要。
首先,找到核心用户之后,一定要面对面地访谈,而不要通过电话或在微信里沟通。因为在电话和微信里有很多东西是说不清楚的,沟通效率也比较低。
一是没有视觉交互不易相互理解。要知道,我们常常是通过观察对方的一些肢体语言,或者说察言观色,来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意图。二是本来大家就不熟悉,电话中沟通更显生硬和拘谨,很多话题聊不开。
其次,用户访谈一定要保持开放式的讨论,千万不要让用户去做选择题,这一点极其重要。什么叫做选择题?比如:我问你,我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和痛点,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或者我有这样的一个解决方案,你觉得好不好?
这样就是做选择题,一定不能这么问。如果你给我做选择题,我总不好意思说不是,我一定会照着你的意思说是,毕竟大家都碍于面子。那应该怎么问呢?正确的问法是——你用的这个产品,遇到过哪些痛点?或者说对于这个问题,你建议用哪种方式解决?一定要开放式地去问,这样用户才会表达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做选择题的方式通常偏售后,比如给客服打分,或者产品基本定型、用户群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时候,如果这时候再做开放式的调研,那么效率就是一个问题,因为涉及用户反馈的汇总,所以选择题就高效很多。但是对于早期的访谈,需求很不确定,必须要保持这种开放式的讨论,也就是问完一个问题,根据用户给出的答案和线索,继续进行追问,直到挖出用户的真实需求。
此外做用户访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一定记得要走出办公室去做访谈,而不是请别人到自己的办公室来。很多公司做用户访谈,做的最不正确的是什么事呢?就是你给人家200元,让人到公司来跟你聊,这一下子就变味了,让用户感觉好像是你付费给他,让他陪你聊天。因此你说什么,用户就会顺着你说,你想听什么他就说什么,他们就不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正确的做法是保持乙方心态,所以一定要走出去,到用户所在的地方去,以乙方的心态去向用户了解到底有什么问题,以及应该怎样解决。因为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这样用户才能直言不讳。
最后,用户访谈绝不要搞小组讨论,而是要一对一地进行。为什么不要搞小组讨论,原因很简单,就是从众心理。举个例子,我们几个人说一个事,你先说你遇到过什么问题,有过什么痛点。这时轮到我上场,说的第一句话很可能就是,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我只想再补充一点。
中国人太碍于面子。其实你讲的那个问题,我根本不认同,我想说的只是第二点。但是因为大家在一起,从众心理使我不好意思这么直接讲。
在PPTV的姚欣、搜狗的王小川和我合办的AI创业营里,有一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在学员面试的时候,我们给面试的学员打分,分为三档:通过、不通过、待定。其中有一个学员,我当时的感觉是完全不行,如果让我第一个讲,我肯定就说不通过。但我不是第一个讲,姚欣是第一个讲,他说他觉得那人特别好,他建议直接通过。经过他这么一表态,轮到我的时候,我应该怎么说呢?我只好说,这个人确实还不错,但在某方面可能还是要再看一看,所以我给待定,其实这根本不是我本来想说的。
所以,做项目的前期访谈,一定不要搞小组讨论,中国人太碍于面子,会照顾别人的感受,而不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连我自己都是这样。一定要一对一地聊,反正你在项目的前期阶段,也访谈不了太多用户,即使一对一访谈也花不了太多的时间。
以上就是需求探索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即用户访谈,一定要做到3要和3不要。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的创新想法,在需求探索的过程中已经可以被弄清楚了,甚至很多想法就直接被淘汰掉了。

文章标签:, , , , , , , ,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读路:致力提供kindle电子书下载、分享。包括mobi、epub、pdf格式的公众号,公众号:超级读书绘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读路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